如何区别儿童“好动”与“多动”

2017-09-23 17:05:48 来源:
分享:

儿童多动症是现在儿童常见的1种行动异常的疾病,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那么小儿多动症应当怎样医治?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很多人认为孩子好动就是得了多动症,其实不是,如何区别儿童“好动”与“多动”,我们1起来了解下文章。

辨别“好动”与“多动”

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恍如1样,实际上是不难辨别的。1是有无目的性好动儿童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动症儿童的活动是无目的的、杂乱的。2是有没有离奇性好动儿童即便特别淘气,他的好动其实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则离奇得让人难于理解。

3是有没有选择性这1条最关键。儿童的“好动”常常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具有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上表现为“好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则能专心致志;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是没有选择性的,不论甚么场合什么活动都不能使其安静下来全神贯注,都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按说,这些都是不难辨别和理解的。可是,为何有些家长朋友却没有发现和理解,而是简单的把好动和多动症划了等号?除有些广告宣扬的误导外,关键是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高期望值心理。

由于家长对孩子盲目的高期望心理,常常感到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1旦孩子的学业不如人意,自然要找缘由;大家都知道真正智力有问题的是极少数人,那末缘由在哪里呢?找来找去就有了“重大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好动。因而,想起了多动症,因此,孩子从此有了1个标签贴在了身上。

不让“好动”的孩子蒙冤

1方面,如何区别儿童“好动”与“多动”,家长教育孩子要有平常心,对孩子多1些理解,少1些盲目,不草率地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在家教咨询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父母草率地贴上的标签给贴出来的,是标签效应的结果。只要您把“孩子学习不专心”挂在嘴边,孩子准能成为学习不专心的孩子。

另外一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孩子好动是年龄特点或是气质特点的表现,您可以疏忽不计,适当引导就好了;孩子好动是智力超凡,您可以和老师或有关方面联系,对孩子采取特别的教育措施;孩子的不专心是由于学习障碍,您就想办法给孩子补课;孩子难于安静是由于习惯,您就着意从培养习惯入手。

固然,有句话叫“冰冻3尺非1日之寒”,孩子的问题也不是1个清晨构成的,也不能期望定个多动症就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1个晚上就解决了。只要您心思用到了,孩子就可以健康的成长。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介绍的是小儿多动症与小儿好动的辨别,希望大家可以正确认识1下小儿多动症,学会正确判断小儿多动症帮助孩子医治小儿多动症,平时注意多带孩子产加户外活动,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