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3岁的时候得了多动症疾病,这让很多家长感到10分担心和苦恼。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1种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那末,3岁小儿多动症有哪些行动表现呢?让赶快来了解1下吧!
1、任性冲动:患儿做事常不推敲后果,而显得任性冲动。如常未经老师允许,而抢先回答问题;常常打断他人谈话,三岁小儿多动症有哪些行为表现呢,不分场合及人物;常常干扰他人活动,且不斟酌后果;登高爬低或奔跑打闹,而不推敲周围的危险因素,三岁小儿多动症有哪些行为表现呢,便可常常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与此同时,患儿异常任性,有时会出现反抗或攻击性行动。
2、粉饰和否认:有的小儿多动症患儿为了躲避非难,当老师或家长批评时就抢先通过开玩笑、扮小丑、做鬼脸、哄骗等方法来控制局面,引开批评者的注意力。这类粉饰和否认行动都会无形中加重小儿多动症的症状,下降药物医治的效果。
3、咬指甲:儿童多动症都有哪些不良行动多动症儿童常常控制不住地用牙齿把长出的手指甲咬掉,三岁小儿多动症有哪些行为表现呢。严重者可以把10个手指甲咬得很短,乃至甲床出血。有的儿童不但咬手指甲,还常常咬脚指甲,还有的儿童咬手上各小关节伸侧皮肤,长此以往,皮肤咬得变厚。另外,还有的儿童有咬衣袖、咬红围巾等不良习惯,虽经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也难以改正,这也是1种不良行动习惯。
4、拔头发:儿童多动症都有哪些不良行动由于大多数儿童的父母不认为这是1种不良习惯,因此救治的儿童较少。另外,还有1些儿童拔眉毛、拔眼睫毛、拔唇周的汗毛等。产生这类行动的缘由多数受爱漂亮、模仿、好奇心驱使。这类儿童见自己的母亲拔眉毛就认为自己的眉毛不美,见自己的父亲刮胡须就认为自己口唇周围汗毛不美,便好奇地开始拔、用刀刮。
5、吸吮手指:儿童多动症都有哪些不良行动吸吮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原始反射。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2~3岁以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逐步建立,语言和动作能力不断发展,吸吮手指的现象也渐渐消失了。倘若有些儿童到了此时吸吮手指现象仍然存在,并1直延续下去,特别是饥饿、心情紧张或激动时更加明显,经过纠正仍不能改正,这就成了不良习惯。
6、空想和孤独:小儿多动症儿童由于在学校和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庇护、关心和乐趣,他们便会自己寻觅1个“清静而快乐”的世界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满足,会逐步出现空想和孤独的症状。空想和孤独的行动又一定要影响学业,导致学习困难,久之易构成适应障碍。
7、畏缩、躲避:失败和挫折的经历使小儿多动症儿童惧怕再次遭到打击,从而采取畏缩和躲避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卫,以试图改变其处处受非难的局面。儿童的这类畏缩、躲避行动常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成心对抗,构成了“畏缩躲避1惩罚加重1畏缩躲避”这样1个恶性循环,使小儿多动症症状迁延而加重。
了解完上述文章内容以后,对3岁小儿多动症的行动表现,相信家长朋友们都有了1定的认识和了解。孩子1旦出现上述行动表现,就要警惕了。几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越早发现,越早恢复,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帮助。
相关新闻
上一页:小儿多动症的一些临床的表现
下一页:小儿多动症发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相关问答